我終於看了《男排女將》,結果出乎意料。
先岔開一筆:稍後在Sportsoho雜誌三月號打算介紹希臘才女跑手Alexi Pappas新出版的自傳《Bravey》。
此姝長大於美國,Dartmouth College主修英文及創意寫作。代表希臘出戰過2016里約奧運一萬公尺,轉戰馬拉松也能跑出2:34:36。她更為人所知的另一身份,是導演及演員。所以在拜讀其自傳之餘,我也看了她早前擔任女主角的《Olympic Dream》。
以Papps這樣的背景,我對其電影自然有一定期望。可惜,看罷卻發現戲真的不怎麼樣,遠不如其自傳細膩動人。八成時間講感情線,根本是平白浪費了Pappas精英運動員的背景,以及在平昌冬奧選手村拍攝的良機。
論體育上的價值,這戲還不及香港土炮製作《男排女將》。
老實說,《男排女將》本來都是應家中某人意願才隨便陪看。豈料未幾已看進去,雖未至於欲罷不能,但也不難分幾天煲完。
這類土炮青春劇,在警匪醫生題材泛濫之中本已成為清流。難能可貴的是,它對排球知識、本地排球賽制等不無闡釋。若你對排球認識如一張白紙的話,看完此劇則會變得有點基本認識。
更意外的是,以Stephy及Mirror成員為骨幹的劇,感情線竟然點到即止,反而更多篇幅是刻畫「現實VS理想」的無奈。當然,它不是沒有瑕疵,有些情節固然顯得略見誇張。但至少沒有卡通式的甚麼「鬼影變幻球」或是一下扣殺把地面擊出一個深坑,我收貨了。
還有,不得不說,麻甩中坑如我,本來覺得Mirror MK不已,看完《男排女將》也漸漸有所改觀,覺得這群大男孩不失純真可親。
Don'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.